河道功能建设是我市河长制工作的重要基石,近年来我市配合省相关部门实施新一轮太湖清淤方案,其中针对不少市级骨干河道及支浜,安排了清淤轮浚计划,部分积患已久的老河道由此摇身一变,成为高颜值功能性河道。
在金坛区朱林镇中部,穿镇而过的圩桥河长3。16千米,上接薛埠镇五叉河,下衔西岗大河,最终汇入丹金溧漕河,这条河道集行洪、排涝、灌溉、引水等功能于一体,但长年以来,这条河道存在不少顽疾。
金坛区朱林镇唐王村党总支书记丁沧宇说:“大概30年没有进行过系统的整治和维持加固,特别2015年、2016年整个河段险情不断,给我们周边老百姓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。”
河底淤泥淤积,加上两岸护坡松散瓦解,圩桥河河底一度与河岸齐平,行洪功能基本丧失。2017年,相关部门为这条河道对症下药,投资5000余万元开展专项整治,在清淤拓浚的同时,加宽河面,并将两岸护坡由原来的6米加固提升到7.5米,恢复并提升河道行洪能力。
金坛区朱林镇水利站站长薛小荣介绍:“还有排涝站的建设,还弄了自然的生态护岸,下一步,我们朱林镇将以圩桥河为点,带动整个区域内的河道整治。”
作为典型农村河道,整治一新后的圩桥河今年9月通过了我市五好河道的审批验收,同时也与周边的河道形成水系脉络。相关部门还制定了河长制长效管护机制,定期清洁,定期巡察,让绿水长流,景观常在。